您当前的位置:

大豆基本知识

大豆基本知识

来源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
打印

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,是一种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能量的食物。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%,含油率一般为17%~25%。国际上大豆主要被用作油料榨油。大豆油富含维生素A和D,是优质的食用油。大豆经过提油后所形成的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。大豆和大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,在工业上的用途也很广泛。

大豆原产于中国,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,大豆的载培技术由中国传入日本,后经日本传向欧洲、美国直至世界各地。大豆是喜温作物,适宜于温带地区栽培,在各国产的大豆中,品质各有特色。目前,世界上的大豆品种有150多个,但用于商业用途的主要品种是黄大豆,以美国产的和中国产的最具代表性。中国产的黄豆含蛋白质高,适宜制作各类食品,如豆浆、豆腐等。美国产的黄豆油脂含量高,适宜榨油。黄豆是国际贸易和期货交易中较受欢迎的品种之一。多年来,世界大豆的产量一直居于各类油料作物之首,对其需求也一直呈增长势头。大豆的种植以亚洲、北美和南美面积为最大。本世纪70年代,美国超过中国,成为世界大豆产量最多的国家,约占世界产量的一半以上,也是世界最主要的大豆出口贸易国。目前,巴西和阿根廷的产量也超过中国,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国。另外,墨西哥、加拿大、印度尼西亚、前苏联、罗马尼亚和朝鲜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。大豆的主要进口国为德国、俄罗斯、比利时、卢森堡、荷兰、日本、中国台湾省、韩国等。

大豆是一种价格剧烈波动的国际性商品,在国际上大豆价格在总体上升的同时,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,从收割期的低价开始,逐步上升到来年春天的高价。影响大豆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其中在播种、生长和收获季节的气候条件是重要因素,供求状况、库存、进出口和政府农业政策也是重要因素。1936年,大豆被首次引入期货市场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动物脂肪、蛋白质的增长不能满足需要,而且价格昂贵,加之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的需要增长急剧增加,导致大豆的生产、加工和贸易增长很快。

近年来,中国已从一个大豆出口国变成一个大豆纯进口国,对世界大豆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。大豆、豆制品及其副产品(豆粕、豆油)的需求不断上升,大豆已跻身世界期货市场的主要交易品种之列。大豆、豆油、豆粕的价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,可以利用这种联系进行跨品种套利交易。在国际期货市场上,主要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进行大豆、豆油、豆粕的期货交易。

影响大豆期货价格的因素:

1、国际生产和需求。由于认识到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用途,各国对大豆的消费需求日渐增加,美国、巴西等主产国产量的增减,对全球市场大豆价格有决定性的影响。

2、国内供求状况。种植面积、每亩产量的增减、气候好坏因素都决定大豆供应量,饲料业发展对豆粕的需求等因素又决定了大豆的需求量。  

3、进出口贸易数量。进出口量的增加或减少对国内市场大豆的供应量有直接影响。

4、其它因素。如国家经济形势、宏观调控措施、国际汇率、生物技术、其它替代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等。

5、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(CBOT)黄大豆期货行情和国内大豆期货走势的相关性。

相关文件:

    【下载DOC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