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

家庭储存粮油科普小知识3

来源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
打印

15.使用后要把瓶盖拧紧,减少与空气接触时间

在您买回桶装食用油后(不论是2.5升还是5升),没开启瓶盖之前,可按前述方法进行储存。一旦开启瓶盖后,最好要进行分装使用。建议用500~600毫升的棕色玻璃瓶(如:料酒瓶),减少透光、透气。每次用完后要把瓶盖拧紧,以减少食用油与空气的接触时间。

16.分装时要注意瓶子的干燥清洁

食用油在分装时,采用的器具一定要干燥清洁。引起食用油脂氧化酸败的原因除了光和温度以外,水分也可促使油脂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;金属离子则是较强的促氧化剂,因此,采用的器具不但要考虑避光隔氧,而且一定要清洗凉干后再使用。

17.用过的油不可倒回瓶中与新油混合

煎炸食品时,一般都要向锅中倒入很多油,炸完后,剩下的油不可将其倒回瓶中与新油混合。用过的油,尽管尚未氧化酸败,但在煎炸过程中,长时间在高温的条件下与空气接触,已经吸附了大量的氧,部分不饱和键已经环氧化,微量的氧自由基已经产生。用过的油最好单独倒入一个瓶中保存,而且要尽快用完,煎炸油最好不要反复使用。

18.不要长时间用一个油瓶放油,油瓶要更换

分装用的小油瓶最好不要反复使用。很多人为了方便,油瓶中的油用完后再倒入新油长期反复使用。您知道吗?在油瓶的盖子和瓶口处残存的油,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部分氧化。如果老是用同一个瓶子,就会影响新倒入油的品质,就像做馒头时的引子酸面团,大大加速了新油的氧化酸败。

19.为什么食用植物油尽量选择小包装?

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人口和消费量选择食用植物油的包装量,吃油是越新鲜越好,存放的时间越长氧化酸败的危险性越大。家中人口多的可以买5升装的,一般三口之家买2.5升或更小的比较合适。用完了再买,不要怕麻烦。

因为产品的保质期限是以包装容器的瓶口或桶口处封闭严实不泄漏、避光为前提的,当包装打开以后,因接触空气产生氧化变质,会使保质期缩短。普通消费者在家里是无法判定油脂品质的,为了保证食用时的安全,所以应尽量选择小包装油品。

20.为什么说食用油储存不要超过一年?

食用油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酸化,其酸化程度与储存时间有关,储存时间越长,酸化就越严重,会产生过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并逐渐失去食用油的特有香味而变得酸涩。人若食用了储存过久的食用油,会出现胃部不适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所以食用油不可储存过久。

那么,食用油储存多长时间比较合适呢?调查研究结果表明,储存一年以内的食用油一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,对人体无害,而超过一年者,则多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。故食用油保质期为一年。

21.过了保质期的油不宜食用

有些家庭习惯于一次性买好多油,很多家庭在过节时单位发的、亲友送的等等,一下子积存了很长时间都吃不完的油。等到食用时,发现已经过了保质期。这样的油最好不要再食用了,因为精炼油的保质期主要是靠添加的抗氧化剂来维持的,一旦过了保质期,抗氧化剂消耗殆尽,氧自由基的反应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进行。可能我们在打开瓶盖后,尚未嗅到酸败的哈喇味,但里面充斥的氧自由基是嗅不出来的。

22.冬天存放的食用油里出现絮状物还能吃吗?

油脂是脂肪酸甘油三酯。由于构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碳链长短不一,其形成结晶的温度不同,晶体需要渐进过程形成,会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态,如白色絮状物、不透明糊状、白色沉淀、白色结晶等,这些都是正常的物理现象。有些消费者担心结冻的油脂品质不佳,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。随着温度的变化,任何食用油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结冻现象,这是食用油本身的物理特性。结晶状态与食用油的运输、储藏等条件有关(如:北方的冬天气温寒冷,装在货车靠外围的食用油就比较容易结冻、放在朝北厨房里的食用油也比较容易结冻),也与油脂的品种有关。食用油结冻丝毫不会影响其口感和品质。为了便于使用,建议冬天消费者最好将食用植物油放在20℃的环境下。(待续)

(来源: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网站)

相关文件:

    【下载DOC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    相关信息